乐视需要的不是“2”
第九期
在10月27日主题为“无化反,不生态”的乐视新品发布会上,“2”成为贯穿全场的关键词。乐视认为,2是一种颠覆精神,是一种坚持、坚毅,不屈、不从的信念。创始人贾跃亭说:“99%的人不看好的事情,才有可能成就颠覆。”
2013年,乐视发布第一款互联网电视时,更多人嘲笑乐视自不量力,一个视频网站去做硬件不可能成功,质疑之声此起彼伏。超级内容、超级电视、超级手机、超级汽车、超级生态系统、超级合伙人……没人确切知道乐视的下一个超级目标是什么。
然而,随着乐视生态体系不断地扩充,乐视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。乐视未来发展如何,拭目以待。
乐视建生态为时过早
张云:
生态这个概念是互联网领域里边非常热门的一个概念,很多企业都在布局这个生态。关于生态的这个概念我有几点看法:
第一,生态属于领先者、领导者。当你没有成为一个稳定的领导者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的时候,去布局生态实际上是很难的,因为你没有话语权。对于像乐视、小米这样的企业,我认为是为时过早。他们刚刚取得了一个领先,还没有一个稳固的领先地位。
第二,生态是一个外部的概念,而不是一个内部的概念。每个生态的环节链都是为了强化既有的业务。
我们来看整个阿里巴巴的生态圈,从结果上来讲好像是事先规划好的,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它的过程,并不是事先规划好的。它是为了推淘宝。淘宝为了解决它的信用问题,所以推了支付宝,之后为了强化服务,推出了蚂蚁金服……是一步一步的水到渠成,同时,每一步都是强化了它电子商务的平台——淘宝这个既有的业务,因此它是非常良性的。
关键词
生态属于领导者;生态是一个外部概念。
从视频网站到互联网电视——乐视最重要的战略转型
张云:
乐视的这个转型毫无疑问是他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型。这个转型也是非常成功的,也恰恰契合了我们定位《22条商规》里面所讲的:当你在一个领域里面无法做到第一的时候,你应该另外去找一个领域,做到第一。这就是乐视所做的。乐视在视频网站里面没有做到属于数一数二,也不是第三第四,是第五第六。
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漫长挣扎之后,乐视开创一个新的领域,进入了互联网电视,在这个领域里面,他成为了第一,所以乐视这一步我认为做的是非常的精彩。
乐视超级电视的成功
张云:
乐视的超级电视在互联网领域里的成功,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,相对于传统的电视企业,他有互联网的基因,互联网的资源和身份。(大部分)传统家电企业在软件部分是非常弱的,这恰恰是乐视的一个优势。
第二,相对于小米电视这样的互联网品牌,乐视有专业的优势,因为乐视这个品牌在认知中,在电视领域中更专业。
第三,因为视频网站出身,乐视在互联网电视这个配称资源上,也比小米和其他的品牌更有优势。
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,有人会问,乐视从一个视频网站到一个互联网电视的品牌,这算不算一个品牌延伸。实际上,乐视在互联网视频网站领域里面排名是靠后的,心智地位不高也带来一个好处,品牌没有进入太多的消费者心智。因此当他进入一个新领域时,反而没有成为一个包袱。
关键词
互联网基因;专业认知优势;配称资源优势。
乐视“2”得太早
张云:
首先我赞同贾跃亭讲的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反对的事情,才有可能(成为颠覆),但是我认为它前提是必须吻合于商业的基本规律。比如乐视网到乐视超级电视的转型,它是吻合于基本规律的。在这个基础之上,他的这段话才能成立。
很多企业家讲创新,认为创新要打破常规。但是我认为,不管你怎么打破常规,都必须遵循和吻合基本的心智规律。
乐视最近提出来“一定要‘2’”。从公关的层面,可以理解这样的想法,能制造更多的关注。但从战略的层面,乐视需要的是“1,”把“1”做好,而不是二三四五,“2”是“2”得太早了。
对于乐视来讲,首先把乐视超级电视的这个根做好,是决定其它业务能否最终形成生态链的一个关键。这一步做不好,所有的梦想都只能化为云烟。
从今天来看,这个趋势非常的不好。乐视好容易开了一个好头,但是今天把大量的资源,包括创始人出售大量的股份,不是投入到现有已经取得了部分进展的领域,而是到更多的领域里面。而在这些领域里,乐视面对着更多更强大的对手,我认为成功的概率非常小。对于乐视的发展我们可以拭目以待。
关键词
互联网基因;专业认知优势;配称资源优势。